市监局回应南京话梅刺客一颗71元,价格虽自主,但需规范明码标价

晨恒 经验 2024-09-30 39 0

南京“话梅刺客”事件:市监局详解高价背后的市场逻辑与监管责任

南京德基广场一家店铺的“话梅刺客”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,一颗话梅售价高达71元,折合每斤3580元,这一价格远超普通消费者的心理预期,迅速成为舆论焦点,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事迅速作出回应,指出商家虽有权自主定价,但明码标价需规范,避免误导消费者,本文将从事件背景、商家回应、市场监管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角度,深入探讨这一事件。

事件背景:一颗话梅引发的“天价”争议

9月28日,有网友发布视频称,在南京德基广场么凤士多德基店购买了一颗话梅,收银机上却显示需支付71.6元,视频显示,装有话梅的玻璃罐上贴有标签,明确标注“清香话梅王,每50克售价358元”,这一价格标签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,网友纷纷表示“话梅刺客”让人防不胜防。

商家回应:高价源于高品质与成本

市监局回应南京话梅刺客一颗71元,价格虽自主,但需规范明码标价

面对舆论质疑,么凤士多德基店表示,他们的商品均已明码标价,消费者在购买前应有充分知情权,对于为何价格如此高昂,生产商家回应称,这款话梅采用了传统的手工工艺和古法制成,原材料也是进口的高品质材料,因此成本较高,商家强调,高价背后是对品质的坚持和对传统工艺的尊重。

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,不少网友指出,即便品质再高,价格也应合理,且商家在标价时应更加清晰明了,避免误导消费者,特别是标签上“50克”与“358元”的字体大小差异明显,更容易让人产生误解。

市监局回应:明码标价需规范,避免误导

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事高度重视,迅速介入调查,该局表示,根据《价格法》规定,商家有权自主定价,但必须做到明码标价,不得有价格欺诈行为,在么凤士多德基店一案中,商家确实将克数和价格写在了罐上,属于明码标价范畴,并未直接违反价格法。

但市监局同时指出,商家在标价时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和认知能力,避免使用过小或模糊的字体标注关键信息,以免误导消费者,针对此次事件中标签字体大小差异明显的问题,市监局表示将要求商家进行整改,确保标价清晰、准确、无歧义。

消费者权益保护:加强监管,提升透明度

“话梅刺客”事件再次敲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警钟,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商家有权自主定价,但这一权利并非无限制,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管力度,确保价格形成机制公开透明、合理有序,商家也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,诚信经营,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
对于消费者而言,面对高价商品时应保持理性消费态度,认真阅读标价信息,避免盲目购买,当遇到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时,应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投诉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规范市场行为,共筑诚信消费环境

南京“话梅刺客”事件虽然是个案,但却折射出当前市场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,监管部门应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,规范商家行为;商家也应自觉提升服务质量和透明度,树立良好企业形象;消费者则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理性消费,只有各方共同努力,才能共筑一个诚信、公平、透明的消费环境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最近发表

晨恒

这家伙太懒。。。

  •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。